冯学荣:两个不想打仗的大国,为何还是打了起来?
两个不想打仗的大国,为何还是打了起来?
读书人当中有一句话很流行,那就是:两个不想打仗的国家,无论如何都不会爆发战争。
请问这个说法,正确吗?
答案是:
错的
这种说法是错的。
在历史上,两个明明彼此都不想开战的国家,由于局势的发展,最终被迫走向战争,这种历史先例很多,近代史上的美国和日本,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。
今天我和大家一起,回到历史上,回顾当年的太平洋战争,看看当年的日本和美国,它们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,走上太平洋战争之路的。
为了照顾大众读者,本文力求简洁明了,务求老少咸宜、大家都能读懂,不追求学术性。
首先,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,那就是在1941年的时候,其实无论日本还是美国,都是不愿意和对方开战的,其实此前日美两个国家,一直通过外交途径在谈判,并且双方都在让步,可是最终,两个国家还是打起来了。
是的,
两个不愿开战的国家
最终走向了开战
乍一听,这逻辑不通呀!既然双方都不愿开战,怎么最后还是打起来了呢?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大家都知道,1937年,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。要知道在日本侵华战争最初的两三年里,美国奉行的是“孤立主义”。
什么叫“孤立主义”呢?
“孤立主义”的意思就是说:你中国和日本打仗,关我美国屁事,我才不管你们死活。
简单地说,这就是当时的“孤立主义”。
但是呢,美国只是思想上的“孤立主义”,在行动上,美国实际上是在支援日本,为什么呢?因为当时日本打仗所需要的钢铁、石油等战争资源,主要都是向美国购买的。
那么抗战初期的中国,为何不从美国那里买钢铁石油呢?
因为中国没有钱,买不起。
日本有钱,而且日本是美国的老客户,它买得起。
所以在抗战初期,美国只是在思想上“孤立主义”,在实际行动中,它一直都在通过商业贸易,不断给日本这台战争机器加油。
但是呢,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,到处杀人放火,扶植傀儡政权,各种霸道,各种暴行,美国人看在眼里,逐渐产生了一股思潮,就是说:虽然我们美国奉行“孤立主义”,但是对于日本这个亚洲小霸王的胡作非为,我们如果听之任之,养虎为患,那么以后,难保日本会侵犯到我美国的头上。
所以呢,渐渐地,美国的想法变了,所以后来变成援助中国,所以就有了后来“桐油贷款”、美国援华航空队,以及后来的租借法案……等等等等,一系列的援华措施。
美国这些援华的措施,引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抗议,不过,抗议归抗议,美国当时是一个大国,日本还是不愿意去惹美国,所以日本抗议完了,也就算了。
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:美国的援华,并不是纯粹的慈善,而是美国已经认识到:村里出了个小霸王,我袖手旁观,虽然可以苟且偷安,但是长远来看,小霸王变成大霸王,以后它迟早会欺负到我的头上。
美国一援华,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援助,也跟着来了,这些物资、武器等等,通过“越南—昆明”这条路,源源不断地,输入中国,所以呢,日本就出兵越南了,为什么?因为日本要截断这条援华交通线。
而日本一出兵越南,美国舆论突然大哗:我们果然猜对了,日本这个亚洲小霸王,如果对它放任不管的话,它的野心不仅仅局限在中国,看,它今天占领越南了,如果我们美国人再对它不闻不问,那么日后它就会得寸进尺,以后整个亚洲太平洋,都是日本的了,我们美国在亚洲的利益,就完蛋了!
所以,这个时候,美国终于坐不住了,于是,美国出台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,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,并且,禁止美国的军火商、物资商向日本输出石油、钢铁等战争物资,而且美国一封锁,一些欧洲国家,也跟着对日本实施类似的封锁。
当时日本80%的石油,都依赖从美国进口,美国等国家一封锁,日本就无油可用了,要知道不但战争需要石油,其实日本国内正常的工业生产,也需要石油,甚至连民生事业本身,也需要石油,这下石油被掐断,日本人当时计算了一下,说日本国内的石油储备,只够用
两年
是的,两年。
两年之后,日本就要断油,你要知道“断油”二字对于一个工业国家来说,其实就是“要命”的意思。
好了,读到这里,我们捋一下:日本出兵越南,难道不知道那样做会吓坏美国、得罪美国吗?
答案是:
还真不知道
日本人当时认为:我出兵越南,是为了切断国际援华的交通线,这是“日中战争”的延伸,是日本和中国之间的事,关你美国什么事?怎么会“吓坏”你?怎么会“得罪”你?
那么我们也试问:美国当年决定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,切断日本的石油供应,美国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引发太平洋战争吗?
答案是:
也真不知道
是的,美国当时也不知道制裁日本,会引发太平洋战争,因为从美国的角度看,停止向日本供应石油,恰恰可以迫使日本从中国大陆撤军,这有利于和平,而且日本没有了石油,怎么可能敢发疯、对我美国开战呢?它不是鸡蛋碰石头吗?
所以你从美国当时的角度看,制裁日本,不但不会引发太平洋战争,而且还会“促使亚洲很快恢复和平”,你看,一个理性人的正常推理,和真实历史的发展,可以脱节到哪个地步。
是的,美国人的推理,符合逻辑,但现实世界,偏偏不是这样演化的。
你有你的推算
世界自有打算
是的,人类的逻辑推理,无论看起来多么合情合理,最终都可能会不准确。
好了,美国切段了日本的石油供应,日本就开始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国内油库的油,在一点一滴地干耗,那么这个时候,日本做了什么呢?
答案是:日本派出了外交代表团,天天缠着美国外交人员,干什么呢?解释,诉苦,请求理解,请求美国解除石油禁运。
美国人说,你要我解除石油禁运?可以啊,你从中国撤兵,那就可以了,那不是很简单吗?
其实对于日本来说,不简单,因为从中国撤兵,意味着日本帝国的威信全无,它无法向国内的民众合理解释侵华战争,一旦从中国撤军,日本的军心、民心都会不服(尤其是广大的军人会不服),于是的话呢,日本的国内可能会爆发内乱。
不但日本本土会内乱,而且日本的殖民地,例如台湾、朝鲜等等,那里的亡国奴就会开始鄙视日本,纷纷起来反抗,或者至少不会像以前那么服从,管理起来,就不再那么容易了。
所以呢,日本做不到,那么美国和日本,就僵持在这点上了。
那么这个时候,美国是否愿意和日本打仗呢?其实美国也是不愿意的,所以在谈判中,美国在一些小细节上,不断做出让步。
而其实日本也不愿意和美国打仗,所以日本也尽了很大的努力,要求美国撤回“日本从中国撤军”的要求、并且对日本解除石油禁运。
美国在这个关键问题上,没有答应,美国人为何没答应呢?因为美国人认为:石油在我手上,主动权在我手上,你日本其实没有多少筹码,我谅你也不敢拿我怎么样,而且你国内的石油,一天天在耗尽,你迟早也是会妥协的。
美国人的推理对不对呢?其实从理论上来说,是对的。
但是,日本有日本的推理。
在日本人的逻辑里,既然你美国不对我解除石油禁运,那么我日本除了对你开战之外,我没有其他路子走了,为什么?因为我国内的石油储备,每天都在减少,再等下去,我就是死路一条,所以当时日本国内有“日美必有一战”的说法。
好了,既然“日美必有一战”的逻辑前提成立,那么日本人顺理成章,得出了下一个结论,那就是:越早开战越好。
为什么呢?因为当时日本的战争国力,虽说比美国弱,但问题是,越往后就越弱,所以当时日本人的逻辑是:要么不和美国开战,要开战就要尽快开战,因为越往后拖,对日本就越不利。
读到这里,你可能会有疑问:难道尽早开战,就可以改变“日本国力弱于美国”的基本事实吗?
其实要说日本人是蠢猪,倒也不是,当时的事实,其实是这样的:
日本在1941年开战之前,虽说国力不如美国,但其实二者的差距,远远没有1944、1945年那么大,为什么呢?因为美国是打起来之后,才开动战争机器,疯狂生产军备,后来和日本的军事实力差距,拉得越来越大,但是在1941年开战之前,差距是没有后来那么大的。
换句话说,日本在开战之前,低估了美国的战争动员潜力。也就是说,日本低估的不是美国的实力,日本是低估了美国的潜力。
可问题是:“潜力”这种东西,本来就是看不见的,谁又能估算得很准呢?
除此之外,日本人胆敢对美国动手,还有一个逻辑,那就是:当年日本的先辈,也是在“敌强我弱”的前提下,打赢的日俄战争(1904到1905年),难道我们这些日本子孙,连我们的先辈都不如吗?
也就是说,三十六年前弱国日本打败了强国俄国,这件事给后世的日本人造成了一个误解,认为弱国不一定打不赢强国,事在人为,关键是:胆子要大。
所以我们说,当时的日本人,在一个又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逻辑推理中,得出了一个极端不合理的最终结论:要打就尽快打,现在打还有一定的胜算,再等就更不利!
所以,也就有了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。
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呢?因为当时珍珠港停驻了美国海军的相当力量,把珍珠港摧毁了,日美力量对比立马发生变化,用人话来说就是:日本要在开打之前,偷偷先卸掉美国一条胳膊。
只是,日本人没有料到:激怒了美国,美国可以在一夜之间,生产出无数的“胳膊”。
珍珠港事件爆发,美国就没有选择了,只好还击,大战开始。
可是大家知道吗?即使日美开战了,日本还是坚信美国会和日本谈判,为什么呢?因为日本人认为,太平洋毕竟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(美国的核心利益在美洲和欧洲),所以只要美国在战争中人员伤亡过大,就会促使美国国内舆论“反省”美国的亚太政策,进而催生反战的民意,那样的话,就会促使美国回到谈判桌,心平气和地,恢复和日本的谈判。
换句话说,日本即使是炸了珍珠港,它的国策仍然是“以战逼和”,也就是说,日本自始至终,都不愿意和美国打仗,即使在战争期间,也是这样。
只不过,日本这次的逻辑推理,出错了,珍珠港事件,在美国国内,激起了强烈的战争意志,换句话说,日本人不但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,而且还低估了美国人的战争意志。
所以,也就有了后来的两颗原子弹以及日本的投降。
这就是在世界近代史上,日本和美国,这两个不想和对方开战的国家,最终偏偏走向战争的简单过程。
那么我们从这件往事里,读出了什么信息呢?
答案是:
形势比人强
是的。形势比人强。
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,其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有些事情该来的,其实谁都挡不了,而且,谁也躲不了。
回顾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简单过程,我们可以发现,当时日本、美国两个国家的政治家,其实脑袋都很聪明,而且你如果细看他们的每一个推理,其实在逻辑上,都是合理的,而且双方都在努力避免战争,但是,结果双方还是被形势所推动,一步一步地朝前走,并且最终,走上了惨烈的战争之路。
那么,冯老湿说了这么多,有什么用呢?能不能来点有用的知识点总结呢?
来点总结,当然可以。
历史给我们,留下了以下的启示:
历史启示一:人类的历史,是不可预测的,因为在一路上,有太多的变量,所以说,具体的历史事件,都是不可以准确预测的。其实当年的太平洋战争,至少在1940年以前,美日双方都是没有料到的,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场次的外交谈判了。
历史启示二:人类的逻辑推理,虽然说有用,但它并不是绝对准确的,许多时候很聪明的人所作出来的逻辑推理、预测、事件推演等等,都是不准确的,人的大脑,是经常会出错的。
历史启示三:任何两个国家,只要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,那么就算彼此都不愿意打仗,可是随着局势的推动,一点点星星之火,也可能会推到多米诺骨牌,进而引发战争,换句话说,好的意愿,不一定会导致好的结果。
以史为鉴,可以明智,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要读一点历史。
关于俄国人的七个真相
我和读者私底下都聊些什么秘密话题?
关于中国蒙古族的七个有趣知识
关于黑人的五个有趣事实
我认识的美国人
这些人生“歪理”真的很扎心
美国历史的十个有趣事实